当前位置:关注 > 民生经济 > 详情

兰州市安宁“桃花源记”

2023-08-13 14:50:12   来源:关注频道   评论

8_副本.jpg

文/图 杨璐

每逢三月,分布在安宁西侧的万亩桃花灼灼芳华、沁人心脾;进入八月,桃香四溢,各桃园陆续开始采摘熟果,一口下去鲜嫩多汁,甘甜无比,这里,是兰州中心城区最为宝贵的一片“桃花源”,素有“十里桃乡”的美誉。那么,这沉淀多年的桃文化是如何而来?又如何发展成为桃产业?

9_副本.jpg

上千年的桃历史

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,安宁堡就以盛产名桃而文明于世,在《西京杂记》中记载,汉武帝初修上林菀,群臣从远方各献名果异树,在所献的九种名桃里面就有一种产于兰州安宁堡的“金城桃”。咸丰元年(1851年)倭仁在赴新疆时,尔羌帮办大臣途经安宁堡正值农历三月十八,“但见桃花十里,顿觉遍地生香”的描述说明当时安宁堡桃园已具有相当的规模。 

15_副本.jpg

悠久的桃历史中,兰州安宁和山东肥城、河北深州、浙江奉化并称为全国四大鲜桃原产地。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安宁仅有桃园1000多亩,桃树25500多株,产量不过70万斤。经过多年桃农种植技术的改良,疏花疏果、病虫害防治、矮化密植、优良品种引进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,以及桃园面积的不断扩大,桃子的产量也逐年增加。目前,安宁全区桃树种植总面积14600亩,年产240万斤。

桃树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

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桃子的产量低、蛆虫多,安宁区成立了桃食心虫防治领导小组,邀请兰州市农科院专家指导安宁堡大队桃食心虫防治试验,并抽调100多人历时3个月,集中攻坚,终于得出了有效灭虫法,使得桃子生虫率下降到23%,后通过和桃农一起努力,经过科学栽植和优良品种嫁接改良,安宁的桃子无虫率达到了98%。

10_副本.jpg

为了增加桃子的产量,安宁堡实验站前后两次引进桃树矮化密植丰产技术,经过了30年的艰苦努力,以桃树密植矮化每亩40株左右为宜,进行推广。桃农也吸取教训,根据不同品种和土质等条件重新作了合理调整,桃产量开始逐年上升。

12_副本.jpg

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,安宁堡陆续引进了“白凤桃”“早香玉桃”“庆丰桃”“五月鲜桃”“京红桃”等240个品种,形成了早熟、中熟、晚熟三类品种,逐渐,优质蜜桃在桃乡开花结果,硕果累累。

做大做强桃产业

经过多年的品种改良,白凤桃现在已成为安宁鲜桃的“金字招牌”,果实圆润,肉质乳白细密,汁多甘甜,并富含蛋白质、铁等多种维生素营养成分,具有润肺、消炎、解毒等功效。在2007年,安宁白凤桃被甘肃省“林果花卉博览会”评为“甘肃省十大名果之一”;2008年,被中国果品协会评为“中国鲜桃之乡”;2009年,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“中国十大名桃”称号;2010年获得白凤桃“中国果品著名品牌”;2011年7月,安宁堡街道获得了“中国优质白凤桃示范基地”奖牌。通过审定,国家农业部为安宁白凤套颁发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。目前,“白凤桃”已成为安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,不仅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,也造就了有口皆碑的兰州特色文化品牌。

11_副本.jpg

以白凤桃为代表的安宁桃子,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诸多殊荣,对推动地方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和谐发展功不可没。近年来,为持续保护安宁桃品牌、桃文化、桃资源,促进特色桃产业发展,安宁区出台桃产业保护和发展方案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稳步推进桃树“稳川、上山、进沟”工程,培育打造了安宁堡、仁寿山、赵家二沟以白粉桃为主的三大精品桃基地,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在同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,做大做强桃产业,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转化,推进产业化开发,打造安宁桃优势品牌。

据悉,今年安宁全区挂果面积超1万亩,产量7949.81吨,产值12064.73万元。

13_副本.jpg

后记

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,安宁桃品已经不仅仅是农作物,更多是把经济、旅游、休闲、娱乐、招商引资等融入到了这一独具个性的物产之中,与中国传统的桃文化集成一脉洪流,不仅为安宁桃乡带来了新的经济价值,更重要的是它为安宁区增进民生福祉,打造高标准、高品质、高颜值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和最美城市会客厅,着力建设赏心悦目、美丽宜居的现代化都市,提供了桃乡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升华,谱写了桃乡人民勤劳致富的动人史诗。(文献参考《安宁桃文化》)

绘画

【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】麻弘

【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】麻弘

麻弘,男,职业书画工作者,自幼学习书画,师从马西园、范有信..[详细]

书法

【陇上书法名人名家】王淑华

【陇上书法名人名家】王淑华

王淑华,笔名逸境。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;甘肃省妇女书法家..[详细]